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骑车·人生

    
    阔别20年后,我又再次骑上自行车。
  念初中时,我曾经骑自行车到学校参与课外活动。之后,我就再也没骑自行车了。几年前,我买了一部自行车运动器材,但是骑了没两下,就不骑了。因为我不喜欢原地踏步的感觉,好无聊!近来,四处刮起一股骑自行车风潮。月前,我也买了一辆自行车,加入青运的小旋风自行车队,每个月一次轻骑活动。
 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轻骑活动,我们十余人兴致勃勃地骑自行车从市区往返月光海滩,最年幼的只有9岁,最年长的是位年过60的退休校长。几许兴奋、更多的忧虑,我可是第一次骑这么长的路程,担心自己体力不足,跟不上大队。队长理解我的担忧,一开始就对我说,如果路途中觉得累了不行了,就不要勉强自己。
  的确,我们必定认同,每个人的能力不一,凡事要量力而为,不要勉强自己做能力不及的事,以免害惨自己。我不会强人所难,也不想强逼自己做我能力不及的事。凡事循序渐进,切勿操之过急,以免欲速则不达,坏了大事。
  阳光和煦,大地一片亮丽,凉风习习,迎面吹拂,感觉格外畅快,心境豁然开阔,精神顿感松懈。似乎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,一种与大自然亲昵的悠然,好享受轻骑的过程。
  顺着这条路轻骑,熟悉的一段路,感觉却如此新鲜,一幅幅美丽的景象映入眼帘,我似乎未曾见过,仿佛我不曾来这里。然而,这段路,我不知驱车经过多少篇了,但是,为何我却不曾留意,不曾察觉?因为之前的“快”,让我无暇欣赏沿途的景象:这不是比赛,我无需拼命骑,我可以放轻松地骑,好好地享受过程。现在的“慢”,让我得以慢慢欣赏沿途的美丽景致。
  人生路亦然,我们总是急切地赶路 ,争取时间,努力朝目标进取,以致忽略了好多身边的人与事,错失了更多的美好。一生匆匆,半生碌碌,求何物,为何求?切勿对自己过于严苛,偶而放慢脚步,看看沿途的一草一木,闻一闻那花香,容许自己散慢怠惰一会儿。生命的每一个阶段,能够享受过程就已经十分足够了,那是一段漫长的道路,倘若连过程都不能尽情享受,那么,纵使结果再辉煌再耀眼,也没多大意义,终究只是昙花一现。
  我们骑了一段路后,就会找个地方小歇片刻,又继续上路。下雨了,我们找个摊子避雨休息,一边喝茶吃早点,一边聊天,任风雨继续下,我们不急不赶。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了。
人生路上,累了倦了,快停下歇歇,一定要休息,不要累坏自己,养足精神才继续上路。遇上挫折困难,万般失意颓丧,先让自己暂时抽离,卸下一切,冬眠片刻又何妨,养精蓄锐后才重新冲刺。忙忙碌碌完成一项任务后,我会让自己彻底放假,除了吃饭睡觉,我可以一两天什么都不做,什么都不想,只是躺着发愣。虽说,生命无常,时间有限,但是这绝对不是空耗生命,生活要休假,生命才能走得更远更久。
  自行车队回到起点后就散会了,我独自骑车回家。这时,我完全可以依据自己想要的速度骑车,不需要配合大队的速度,感觉更加畅快,怡然自得。我没有任何顾虑,不用担心太快一些人赶不上;太慢又不好意思让他人等。我可以完全顺着自己的感觉骑车,走自己的路,看自己的风景。
  人生路上,我们都在奔跑,大家都在竞赛。时而疾进,又担心不堪荷重;时而缓行,更担心被遗弃在后头。我们总试图在赶超其他人,我们也同时会被其他人超越。人生秘诀,在于寻找适合自己的速度,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,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。人生的成就,在于超越昨日,超越自我,非超越他人,非战胜他人。
  人生的快乐,在于以自己的步伐,走自己的路,看自己的风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